<source id="obs8q"></source>

  • <acronym id="obs8q"></acronym>
    <u id="obs8q"></u>

    <acronym id="obs8q"><bdo id="obs8q"></bdo></acronym>

    <blockquote id="obs8q"></blockquote>
    <blockquote id="obs8q"><wbr id="obs8q"></wbr></blockquote>
    注冊
    閩南網 > 汽車 > 車友互動 > 自駕游 > 正文

    從東京到名古屋 日本單人自助旅游記錄之二

    來源:車訊網 2015-12-25 15:22 http://www.mnw.cn/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

      在第一篇游記里,記錄了從北京到橫須賀,然后到鐮倉,再到東京。在東京停留期間,恰好趕上天皇誕生日,得以進入皇居參觀。隨后,乘火車前往名古屋。

      

      第四天:東京到名古屋。

      一大早,下樓吃早餐。環顧四周,白人居多,只有一桌客人是我的同胞,因為聽到他們正在抱怨:這早餐也太簡單了。事實上,在國外旅行,經常遇到的早餐是歐陸式早餐,這種早餐極為簡單,只有3樣東西,面包、咖啡和茶,有的會多個果汁?;蛟S有人質疑,不對呀,咱國許多四星級、五星級旅館里的西式早餐,豐盛得很。其實那是美式早餐。西式早餐分歐陸式和美式兩種,美式早餐內容比較多,除了面包、咖啡,還會有麥片、雞蛋、肉食、牛奶、水果等一大堆東西。小時候我的早餐是油餅、豆漿、煮雞蛋,其實到現在還很愛吃,不過聽了許多傳聞之后,對街頭的油餅或油條開始敬而遠之,豆漿自制起來太麻煩,盡管有豆漿機,于是改成了咖啡。只需把水加進去,一按,等會兒就會出來一杯,速溶咖啡根本無法與之媲美。煮咖啡的同時,把面包片擱進多士爐,一會兒香味就出來了,加上一片奶酪,早餐就解決了,如果我家領導心情好,會煎個蛋給我,鋪在面包片上,熱量強大,足以維持到中午。由于在家天天如此,出門在外,面對完全相同的歐陸式早餐,自然非常習慣。

      9月份在云南駕車行走滇緬公路,每天早上都是餌絲、餌塊之類的,佐料特別多,味道濃重,多少有些不適應,我更喜歡清淡的食物,有些接受不了太過油膩的東西。去年駕車從漠河到三亞,去程在杭州吃了東坡肉,回程在韶山吃了毛氏紅燒肉,其實都是為了拍照,以適應游記的需要。并不是說我太惜命,毛澤東愛吃紅燒肉,不照樣活到83歲,只是各有愛好罷了。相比之下,英國、德國的簡單食物,日本的清淡食物,更適合我的口味。中餐里我最喜歡粵菜,只是里面的某些食材無法接受,比如蛇。

      

      這條護城河,環繞皇居一周,皇居是天皇的居所。

      餐后出門,不遠處就是皇居,也就是天皇的居所,我打算沿著皇居的護城河走一圈。這座皇居最早是德川幕府實施統治的地方,當時叫江戶,后來德川幕府交權,天皇重新掌權以后,將這里定為首都,并更名為東京,昔日的江戶城被改成為天皇的居所。

      縱觀東京,皇居的位置比較居中,東邊是銀座,東北方向是上野,正北方向是東京大學,西北方向是池袋和新宿,正西方向是明治神宮,南部是東京港和羽田機場。

      

      皇居在東京,處于比較居中的位置。

      皇居護城河的寬度與北京護城河差不多,但河堤特別高,且特別陡,徒手的話,很難上下,估計是為了安全。相比之下,咱們的護城河似乎起不到什么阻攔作用,很輕松地就能走到河邊。不過,這里的城墻比較矮,由很大的石頭構成。沿著護城河,是一條林蔭路,還有很多花草、座椅和飲水機,非常適合散步。

      

      護城河的河堤很陡,而且較高,估計是為了安全。

      

      沿河的道路,植物很茂密,雖已接近元旦,但這里屬海洋氣候,猶如北京深秋。

      

      林蔭步行道中,不僅有很多花草,還有飲用水。

      與我國皇宮都是四四方方不同,這座皇居的形狀并不規則,圍著它走一圈,大約是5.2公里。感覺它的西城墻最短,不足1公里,而北城墻至少有1.4公里?;示右蝗τ泻芏嚅T,正門在東面,對著東京車站和銀座,后者是東京特別繁華的商業區?;示拥恼T在二重橋,一般游人只能走到橋旁參觀、拍照。

      皇居北部是個公園,叫北之丸,環境絕佳,里面有科學技術館和日本武道館,武道館的斜對面,是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。不過,如果想看看日本如何記載自己的歷史,倒是應該參觀一下靖國神社旁邊的游就館,相當于北京軍事博物館。里面有一門從咱們的旅順搬過去的大炮。進入游就館需要買票,800日元,相當于人民幣40多塊錢——日本的博物館免費的不多,幾乎都要買票進入,雖然價格還可以,但這一點不如咱們,中國的博物館免費參觀居絕大多數。

      

      昔日江戶城的田安門(諧音很像天安門呀),現在是進入北之丸的大門之一。

      

      北之丸內的武道館。

      

      北之丸內環境幽雅。

      

      園內第一聯隊的標示,這是日本第一支現代陸軍,天皇宣布投降前夜,他們發動叛亂,占領皇宮。

      

      游就館,相當于咱們的軍事博物館。

      

      從我國旅順搬來的大炮。

      

      館內的零式戰斗機。

      

      戰爭后期靠人進行自殺式攻擊的魚雷。

      

      戰后,東京審判所在地,現在是日本防衛省。

      皇居南部是行政區,從西往東,有憲政紀念館、國會、財務省、交通省、總務省、法務省、警視廳、最高裁判所。再往南一些,還有外務省、科學文部省以及首相官邸。一大堆國家機關集中在一起,自然可以起到降低交通流量、提高辦事效率的作用。這個做法,應該是日本從歐洲學來的,他們占領我國東北,把長春定為偽“滿洲國”首都之后,也是如法炮制,八大部建筑至今猶存。留學英國的陳占祥,深諳世界最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,于1950年與梁思成一起,為北京做了一個科學的規劃,遺憾的是,未能被接受。

      

      國會大廈,由參議院和眾議員組成,日本最高權利機關和立法機關。

      

      國會大廈對面的紀念館。日本是東方第一個召開國會、并成功立憲的國家。

      

      外務省,相當于我國的外交部,日本政府的部稱為省,估計是來自中國古代的三省六部。

      

      法務省。1895年蓋的大樓,使用至今。

      

      眾多政府機構,集中在一個區域之內,提高了效率,降低了交通流量。

      走到最高檢察廳門口,忽地想起,《追捕》的最后一個鏡頭是杜丘從檢察院走出來,真由美站在路邊,倆人攜手沿著人行道向前走去。而眼前的檢察院牌子,與電影里一模一樣,人行道的景色也基本未變,只是多了個過街天橋。80后、90后對我說的這些不會有絲毫共鳴,這個日本電影在1978年對中國產生的震動,是他們根本無法想象的。時尚的服飾、洋氣的轎車、寬大的住宅、考究的家居、大膽的愛戀,這一切對于80后、90后來說,早已司空見慣,可實際上,就在他們出生的前不久,這些東西對于多數中國人來說,還僅僅停留在屏幕上,非常陌生,《追捕》是第一個向大家展示這些的。

      當看到真由美的父親走下自己駕駛的飛機,坐進一輛大型轎車時,我曾問我爸,自己家里還有飛機和汽車?在我的概念里,汽車都是公家的,只有當官的人,才有小轎車坐。年輕時去過西方的爸爸笑了,他說很正常,轎車不過是私人交通工具,并不是身份象征,將來咱們中國也會這樣。爸爸的話深深印在我的腦子里,直到今天,在社會主流將檔次視為重點,并將其與面子緊緊相連的時候,我的觀點很是鶴立獨群,給人們留下不合群的印象。

      

      電影《追捕》中,最后一組鏡頭里,就有這個牌子。

      

      杜丘與真由美,在電影結尾,就是沿著這條人行道走去。

      

      杜丘與真由美并肩而行的對面,一片綠樹蔥蔥,那是日比谷公園。這個地方曾經是軍隊操練的地方,明治維新時改為公園,據說是日本第一個現代公園。公園里的建筑之一,是個叫松本樓的餐廳,1903年開業至今。餐廳的主人叫梅屋莊吉,他在香港經營照相館時認識了孫中山,兩人一見如故,梅屋莊吉表示,只要你革命,我就在經濟上支援你。

      

      日比谷公園里的松本樓,1903年開業至今,餐廳主人叫梅屋莊吉。

      沒想到的是,梅屋莊吉用自己的一生,兌現了這句誓言。他后來開設了電影公司,生意非常成功,但他把大筆利潤,都送給了孫中山,直到孫中山去世后,經濟上已經不富裕的梅屋莊吉,把家里最后一筆錢拿出來,為孫中山鑄造銅像,并親自護送第一尊銅像來到中國。不久,恰逢孫中山靈柩從北京遷往南京下葬,梅屋莊吉參加了整個遷葬過程,銅像亦被安放在中山陵。

      隨后,又有3尊銅像運抵中國,梅屋莊吉將第2尊銅像贈予廣州黃埔軍校,第3尊銅像贈予廣州中山大學,第4尊銅像贈予中山縣孫中山故居。不過,安放在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的銅像,在抗戰時期移至澳門國父紀念館。原本梅屋莊吉打算再鑄造3座銅像,贈送給北平、上海、武漢,但因資金匱乏未能實現。

      除了全身銅像,梅屋莊吉還鑄造了100尊半身像,其中有一尊贈給了宋慶齡,至今仍在上海莫利愛路29號(現香山路7號)的“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”。

      

      梅屋莊吉用家中最后一筆錢,鑄造了4尊孫中山全身銅像,贈給中國。

      

      梅屋莊吉與家人護送銅像到中國,與蔣介石、宋美齡合影。

      將故友孫中山安葬之后,梅屋莊吉決定籌資拍攝一部電影《大孫文》。遺憾的是,隨著“九一八事變”的爆發,中日關系惡化,這部電影的拍攝計劃最終被迫放棄。此時的梅屋莊吉,四處奔走,試圖通過各種關系說服日本政府停止侵華。1934 年11月16日,梅屋莊吉去見外相廣田弘毅時,昏倒在火車站,7天后與世長辭。臨終前,他留下“吾人為中國革命所作之一切,均是為恪守與孫中山之盟約”,“與此有關之日記、書信等,概勿外傳”的遺囑。

      

      我走到松本樓時,還沒到餐廳營業時間,進門后說明來意,一位中年女士熱情地引導我參觀,并送給我中文的說明書,在一個轉角處,有一架鋼琴,上方墻壁上,有8個鏡框,有早年間的書信,有梅屋莊吉與孫中山的合影。

      

      這架鋼琴是當年宋慶齡彈奏過的。

      1913年,宋教仁被暗殺,孫中山認為是袁世凱所為,發動二次革命,失敗后流亡日本,此時,宋慶齡從美國留學歸來,擔任孫中山秘書,兩人墜入情網,梅屋夫人為他們準備了嫁妝、新房,兩人于1915年在松本樓結婚,當年宋慶齡彈奏過的鋼琴,仍然保存完好。

      

      松本樓內環境很棒,是家很有品位的西餐廳。

      作為一家餐廳,松本樓周邊環境非常優美,看介紹得知,這家餐廳一樓供應的咖喱飯特別出名,且價格低廉,立刻決定,等到中午一定要來此吃一餐。不料,當我12點半回到這里時,已經排起長隊,等了半小時,不見隊伍往前移動,只好做罷。頗為遺憾。下次再來東京,一定要早點兒來。

      日比谷公園東側,一路之隔,是東京帝國飯店,五星級,坐在房間里就能看到皇居全景,位置極佳,每日房價人民幣2600元起,早餐另算。飯店隔壁大樓的墻角下,有個“鹿鳴館跡”的石牌子,鹿鳴館是在明治維新時建設的豪華會館,用于與西方人聯絡感情。當時,負責外交的大臣井上馨,積極倡導全盤西化、脫亞入歐,討好西方人的鹿鳴館,就是出于這樣的需求而建造的,同樣,隔壁的帝國飯店,也是為了向西方人展示日本的進步。井上馨以為,通過這樣的公關手段,就能讓西方人看到日本已經走向現代文明,就會修改30年前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。不過,井上馨的如意算盤并沒有奏效,西方人看到日本人身穿燕尾服、留著分頭、吃西餐、跳交際舞,反而感覺很滑稽。直到1899年,西方人在日本的治外法權才被取消,收回關稅權則是在1911年。因為,日本通過甲午戰爭、日俄戰爭、已經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。毫無疑問,這個世界靠實力說話。討好、空喊口號,都是無濟于事的。

      

      日比谷公園東側,一路之隔,是明治維新時鹿鳴館所在地。

      

      昔日豪華的鹿鳴館,如今只剩下一個牌子。

      沿著大街往北,沒多遠是第一生命大廈,二戰結束后,麥克阿瑟抵達日本,將司令部設在了這里。作為駐日盟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,在東京居住了6年。這期間,他下令為日本制訂了憲法,重點強調了公民權利,并把天皇從神降為人。隨后又進行了土地改革,使無數農民一夜之間獲得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土地。這位曾是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、美國惟一一位參加過一戰、二戰和韓戰的將軍,成功地將日本引入現代民主國家之后,因與杜魯門總統意見相左而被解職,據說臨走時,數以萬計的日本民眾自發上街送行,回國的第2天,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在國會發了那篇著名的演說:《老兵永不死,只是漸凋零》。

      

      日本投降后,盟軍進駐日本,麥克阿瑟的司令部就在這個地方。

      第一生命大廈的斜對面,是皇居大門:二重橋。此時我忽然發現,門前的道路已被警車封閉,很多人疾步向二重橋走去。原來,今天是12月23日,是當今天皇的生日,皇居每年有2次開放,一次是1月2日,另一次就是今天這個天皇誕生日。于是,我跟隨著人流,走進了皇居。

      

      目前在位的日本天皇,叫明仁天皇。在二戰以前,日本曾將天皇誕生日稱為天長節,這是延續了我國唐朝的文化。這天是公共假日,全國放假1天,難怪早上一路走來,路上車輛稀少,當時還很奇怪,心想應該是早高峰的時候了,怎么見不到幾輛車呢。據說天皇誕生日相當于國慶日——日本其實還有個“建國紀念日”,2月11日,據傳神武天皇在公元前600年的2月11日統一了日本。

      

      皇居每年開放2次,在開放日,排隊進入皇居。

      

      皇居正門前的二重橋。

      

      過橋后,來到皇居正門前。

      

      進入大門沒多遠,便是天皇的宮殿所在地,這組建筑有7座,2.3平方米,白墻綠頂。

      

      殿前的露臺,將是天皇要出現的地方,為了安全,加裝了防護層。

      人雖然很多,但秩序很好,數路縱隊井然有序地走進宮內,來到一座大殿前,等了一會兒,音樂響起,大家都歡呼起來,只見天皇和皇后,在皇太子夫婦、皇次子夫婦的陪同下,出現在露臺上,向民眾揮手致意。接著,天皇發表致辭,可惜我一句也聽不懂。

      在音樂中,天皇與皇后,在皇長子夫婦、皇次子夫婦的陪同下,走上露臺。

      明仁天皇1989年登基,是日本第125位天皇,年號“平成”。

      拜賀結束,大家接著往前走,經過宮內廳之后,來到東御苑。東御苑是日常開放的區域,這里是德川幕府時代將軍的居所,當時叫江戶城,明治天皇剛遷都于此時也曾住過。如今江戶城只剩下遺址,大部分宮殿都沒了,整個江戶城面積很大,分為本丸、二之丸和三之丸,三之丸有個展覽館,陳列著各個國家送給天皇的藝術品。

      天皇宮殿不遠處,是宮內廳,皇家一切事務歸這里管,有點像昔日紫禁城內務府。

      皇家車隊自然也是宮內廳的差事,全國896個皇家墓穴,同樣由宮內廳管理。

      宮內廳斜對面是桔梗門,當地人參加完儀式就出去了,游客們還會繼續往前,看看東御苑。

      東御苑曾是德川幕府的將軍居所,叫江戶城,明治天皇剛搬到東京時也住過。這是進入本丸的中之門。

      東御苑由本丸、二之丸、三之丸組成,這是歷史上本丸的中之門。

      本丸的意思是城堡內最核心的地方,綠樹成蔭。

      楓葉很是漂亮。

      日本城堡的制高點叫天守閣,但江戶城只剩下了臺子,上面的閣沒有了。

      與天守臺相對應的,是一座望樓,叫富士見櫓。

      皇居外,一河之隔,是繁華的銀座。

      銀座誕生于明治維新時代,外國人曾大量涌入這里,猶如北京王府井大街。

      忙于四處游逛,午飯只能是快餐了,790日元一套,約合人民幣40余元,感覺比香港便宜。

      皇居對面就是東京站,我將要搭乘新干線火車,前往名古屋。東京到名古屋366公里,火車運行2個小時,基本沿著海岸線走,沿途經過了小田原、熱海、富士、靜岡、濱松等幾個城市,途經富士市附近,富士山出現在右側車窗里,看得很真切。原本我打算攀登這座山,可因為了解到冬季實在不適宜,便取消了這個念頭,留給下次其它季節來時,再去爬山吧。

      下午16時,乘車離開東京,車廂內只有幾位旅客,類似情景,在以后幾天,見到多次。

      一個多小時后,右側車窗出現了富士山。

      天色全黑以后,火車抵達名古屋,預定的旅館就在車站附近。

      第五天:名古屋印象。

      從窗戶望出去,名古屋很有些古韻,這風格與東京、大阪不同,也與同樣是古城的鐮倉迥異。在日本歷史上,這是個名人倍出的地方。當咱們處于元朝與明朝的時候,日本先是出現了南北朝,然后是戰國,直到一位叫織田信長的人,才將日本統一起來,這一年是1582年,此時在北京,20歲的萬歷皇帝剛剛開始親政。

      名古屋在歷史上,出現了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,3人被譽為日本歷史上的豪杰。

      不過,就在織田信長即將完成統一大業的前夕,在部下反叛中被迫自殺。他的部將豐臣秀吉,繼承了這份事業,最終完成了日本統一,并把北海道南部納入日本版圖。隨后,豐臣秀吉試圖入侵朝鮮,結果運氣不佳,水軍在朝鮮“龜船”的打擊下,幾乎全軍覆沒,陸軍則在應邀入朝的明軍打擊下,同樣遭到慘敗。

      中日兩國由此開始和談,豐臣秀吉提出,要明朝公主嫁日本天皇,恢復兩國貿易,歸還占領的朝鮮城池,朝鮮送王子到日本做人質,朝鮮誓不反日等7項條件。明朝使節沈惟敬居然與日本使節小西如安合謀,回國后只字不提7項條件,反復說豐臣恭順。萬歷帝信以為真,1596年派使臣到大阪,封豐臣為日本國王,引起了又一場戰爭,不過,獲勝者還是中國。中國靠自身力量擊敗日本,在歷史上,這是唯一的一次。

      名古屋街道上,時常見到歷史建筑。

      就連地鐵車站,也頗有古韻。

      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,以及在鐮倉時提到的德川家康,這3人被譽為日本歷史上的豪杰,他們都出生在名古屋附近。進入現代,名古屋又出了3位名人,第一個是索尼公司創辦人之一的盛田昭夫,第二個是創辦豐田汽車的豐田喜一郎,第三個是創辦松坂屋的伊藤蘭丸佑道,這是日本規模較大的一家連鎖百貨公司。

      索尼與豐田,在中國也頗有名氣,能夠看看豐田汽車的發源地,自然是我很樂意的。有人到東京的豐田展館看豐田汽車,有人到名古屋附近的長久手市的豐田汽車博物館看豐田汽車,雖然長久手市距離名古屋很近,坐火車到云大通站下車便是,但我更想看的,是豐田的源頭,這源頭就在名古屋市區,在名古屋站往北1公里的地方,有公交車直達,也可以坐火車到榮生站下車。

      豐田的發祥地:豐田自動織布機制造所。

      豐田的發祥地:豐田自動織布機制造所。

      豐田佐吉在這里發明了自動紡織機。

      豐田汽車創始人:豐田佐吉與豐田喜一郎。

      1933年,豐田喜一郎在此設立了汽車部。

      豐田的發祥地,是“豐田自動織布機制造所”。1911年,豐田佐吉在這里發明了自動紡織機,技術頗為領先,后來被英國以100萬日元買走,豐田佐吉把這筆錢給了兒子豐田喜一郎,讓他研究汽車,1933年,豐田喜一郎在此設立汽車部,經過一番鉆研,于1935年造出了第一輛汽車?,F在這里叫豐田產業技術紀念館。

      豐田試制第一輛汽車的情景。

      1935年8月,造出了一輛GI牌汽車。

      創業初期的團隊合影。

      1936年4月,豐田AA型轎車問世。

      1954年的“豐田之花”輕型貨車。

      1955年誕生的第一代皇冠轎車。

      誕生于1966年的第一代花冠(后譯作卡羅拉)。

      誕生于1982年的第一代佳美(后譯作凱美瑞)。

      誕生于1970年的雙門跑車Celica。

      1989年創建的凌志(后譯作雷克薩斯),這一品牌針對海外,日本國內叫豐田celsior。

      由于對汽車的喜愛,我在這里足足逛了5個小時。在我國,經常被人們對比的,是大眾與豐田,這兩家公司誕生的年份差不多,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業務僅限于制造廉價車,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求。如今,留給多數人的印象是,大眾很善于采用新技術,經常給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,在我國主題詞是動力;豐田的注意力是可靠性,沒有經過實際驗證的技術,不會輕易采用,在我國的主題詞是耐用。雖然豐田此舉給人留下保守的印象,但可靠性提升了,還是大受歡迎,畢竟,誰買車也不希望總要去修。豐田能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制造商,也許正是如此。事實上,80年代我國打算引進汽車技術時,第一個找的就是豐田,但豐田沒答應,當時還很比較弱小的大眾于是走進了中國。

      紀念館內,各個時期的豐田轎車盡收眼底。

      從紀念館出來,一直往東走20多分鐘,是名古屋城。與我國不同,日本的各個城沒有城墻與城門,只有當地最高統治者居住的城堡。據說,這是因為日本歷史上沒有外敵入侵所導致的。另一個與我國不同的是,日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,采用的是封建制,雖然有最高統治者,比如幕府,但各地有大名,到了德川幕府時代又出現了藩主,無論是大名還是藩主,在自己的領地上擁有行政、司法、軍事和稅收等權利,而我國自嬴政開始一直采用集權制,雖然咱們把從秦到清也稱為封建社會,也存在一些藩王,但很多王朝里的藩王,權限很小,所以我覺得咱們的封建社會應該叫集權社會,更準確些。

      每位大名,都為自己修建了城堡。最初日本人效仿朝鮮,城堡修建在山上,后來才有了平原城。存在于我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高句麗,或許可以稱得上是日本城堡的老師——這個國先后建有3個都城,每個都城都有山城與平原城,前2個在我國境內,第1個位于遼寧的桓仁縣,縣城旁邊的五女山上,至今仍有2000年前的宮殿遺址;第2個位于吉林省集安市。

      在400多年前的德川時代,全日本約有270個大名,如此算來,城堡的數量不會低于這個數字,但二戰末期美軍的地毯轟炸,多數城堡都未能幸免,現在日本有100名城的說法,但幾乎都是后來重建的。據說松本城在戰爭中逃過一劫,完好地保存下來,成為日本最古老的城堡,而且與姬路城并稱日本最美城堡。不過,此次我的旅行時沿東海道新干線南下,而松本在東京的西南方向,只能留給下次。

      日本歷史上,每位大名都有自己的城堡,建筑格局基本一致。

      城堡核心部分叫本丸,里面的宮殿叫大奧。外圍部分有二之丸、三之丸。

      各層圍墻由石頭壘砌,其中不乏巨石。

      城堡的面積并不算很大,一路上看了數個,它的外圍部位相對大一些,邊長約為1公里上下,核心部分的城墻,邊長在300米左右。日本的城堡雖多,但各個部分的名稱是統一的,比如,最核心的部分稱為本丸,外圍部分有二之丸、三之丸,圍墻亦有幾道之多。本丸圍墻之內,有本丸御殿,城內一角,有個很高的樓閣,叫天守閣。天守閣是城堡當中最為顯著的建筑,從旅游角度看,它是游客關注的焦點。

    相關閱讀:
   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
    猜你喜歡:
    已有0條評論
    熱門評論:
    頻道推薦
  • 中國最熱銷的商務車:上汽通用別克GL8 10萬
  • 一汽等四家車企召回近40萬輛汽車
  • 7月汽車銷量188.9萬輛 同比下降4%
  • 1至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保持高速增
  • 銷量增庫存漲 汽車市場“虛火”旺?
  • 新聞推薦
    @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?專家: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? 戴口罩、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?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
    視覺焦點
    石獅:秋風起,紫菜香 石獅:秋風起,紫菜香
   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
    精彩視頻
    世遺泉州︱最美鄉村·南安燎原村:星星之火 點亮民宿發展之勢
    世遺泉州︱最美鄉村·南安燎原村:星星之火 點亮民宿發展之勢
    世遺泉州︱最美鄉村·惠安東山:小漁村的蝶變
    世遺泉州︱最美鄉村·惠安東山:小漁村的蝶變
    專題推薦
   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
   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

   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,以圖、文、視頻等形式,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,提升養老服

    新征程,再出發——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
    2020福建高考招錄
     
    48小時點擊排行榜
    跨越7000多公里 馬來西亞林氏宗親來泉謁 拖拽妻兒男子回應稱非常后悔:會好好跟老 男孩重癥肺炎出院第二天上學再中招 醫生 感冒了多喝水有助于身體恢復嗎 感冒什么 廖昌永叒來惠安啦!小岞生活藝術島藝術交 周祖翼在泉州現場督導中央環保督察典型案 福建: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發放 福建省農科院:科技進村入戶,破解“硬梗


    A片在线观看